
1、高低壓配電裝置的布置和導體、電器、架構的選擇,應滿足在當地環境條件下正常運行、檢修、短路和過電壓時的安全要求,並應考慮到遠景發展。
2、高低壓配電裝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對屋內硬導體及屋外母線橋應塗刷相色油漆,不塗相色油漆的應有相色標誌。
3、110kV、及以上屋外配電裝置的架構荷載條件及電氣距離,有條件時宜考慮帶電、電力檢修的要求。
4、為保證電器和母線的檢修安全,每段母線上宜裝設接地開關或接地器;電壓為63kV、及以上的配電裝置,對斷路器兩側的隔離開關和線路隔離開關的線路側,宜配置接地開關。高低壓配電工程屋內配電裝置間隔內的硬導體及接地線上,應留有接觸麵和連接端子,以便於安裝攜帶式接地線。
5、屋內外配電裝置均應裝設閉鎖裝置及聯鎖裝置,以防止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帶接地合閘,有電掛接地線,誤拉合斷路器,誤入屋內有電間隔等電氣誤操作事故。
6、空氣汙穢地區屋外配電裝置中的電氣設備和絕緣子,應根據不同的汙區等級采取相應的外絕緣標準(見《高壓架空線路和變電所電瓷外絕緣汙穢分級標準》)及其它防塵、防腐等措施,並應便於清掃。水電廠配電裝置位置的選擇應避開水霧、泥霧區及其緊靠的下風向。
7、選擇屋外高壓電器及導體的氣候環境參數,應取在短時間內出現的溫度和濕度的年極值的平均值。在濕熱帶地區應采用濕熱帶型電器產品,在亞濕熱帶地區亦可采一般電器產品,但應加強防潮、防水、防鏽、防黴及防蟲害措施。
8、周圍環境溫度低於電氣設備、儀表和繼電器的最低允許溫度時,應裝設加熱裝置或其它保溫設施。在積雪、覆冰嚴重地區,應采取防止冰雪引起事故的措施。隔離開關的破冰厚度,應大於安裝場所最大覆冰厚度。
9、設計配電裝置及選擇導體和電器時的最大風速,可采用離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風速。最大設計風速超過35m/s、的地區,在屋外配電裝置的布置中,降低電氣設備的安裝高度,加強其與基礎的固定等。500kV、電器宜采用離地10m、高,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風速。
10、地震基本烈度超過7、度的地區,配電裝置設計應按有關的抗震規定采取抗震措施。
11、海拔超過1000m、的地區,配電裝置應選擇適用於該海拔高度的電器、電瓷產品,其外部絕緣的衝擊和工頻試驗電壓應符合高壓電氣設備絕緣試驗電壓的有關規。
12、配電裝置設計應重視對噪音的控製,降低有關運行場所的連續噪聲級。配電裝置緊鄰居民區時,其圍牆外側在居民區處的連續噪聲級,應按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執行。
13、電壓為330kV、及以上的配電裝置內設備遮欄外的靜電感應場強水平(離地1.5m、空間場強)不宜超過10kV/m,少部分地區可允許達到15kV/m.配電裝置圍牆外側處(非出線方向,圍牆外為居民區時)的靜電感應場強水平(離地1.5m空間場強)不宜大於5kV/m.
14、電壓為330kV、及以上的配電裝置應重視對無線電幹擾的控製。在選擇導線及電氣設備時應考慮到降低整個配電裝置的無線電幹擾水平